語文第一單元復習卷
1.選出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 ( )
A.羅綺(qǐ) 埋(mái)怨 佝僂(gōu lóu) 賈(gǔ)人
B.跫(qióng)音 傾圮(pǐ) 呻吟(shēn yín) 爪(zhuǎ)牙
C.霧靄(ǎi) 慰藉(jì) 踟躕(chí chú) 衣缽(bō)
D.眷(juàn)屬 河畔(pàn) 漪淪(yī lún) 縋繩(zhuì)
2.選出字形沒有錯誤的一項 ( )
A.遼廓 意氣 淤灘 改弦更章
b. 漫溯 攀緣 侵蝕 渲賓奪主
C.窗扉 緊掩 翔實 查言觀色
D.枯槁 彷徨 涌現(xiàn) 終身相依
3.選出解釋正確的一項 ( )
①漫(遍及)江碧透 ②漫(不受約束)談 ③雄關(guān)漫(通“慢”)道真如鐵
④百舸(小船)爭流 ⑤鷹擊(搏擊)長空 ⑥悵寥廓(指宇宙的廣闊)
⑦問蒼茫(曠遠迷茫)大地 ⑧崢嶸(不平凡,不平常)歲月稠
⑨揮斥(奔放)方道 ⑩激揚(激動)文字 ⑾浪遏(阻止)飛舟
A.①②④⑤⑥⑦⑨ B.①②⑤⑦⑧⑨11 C.③④⑤⑦⑧⑨⑩ D.③④⑥⑧⑨⑩11
4.對下列詩句節(jié)奏的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 )
A.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B.尋夢?撐/一支/長籬,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C.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D.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5.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
A.普希金是享譽世界的俄國詩人,因創(chuàng)建了現(xiàn)代俄國文學語言被尊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詩歌代表作是《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
B.拜倫是十九世紀初法國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表現(xiàn)出高昂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意識和戰(zhàn)斗精神,代表作是《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
C.徐志摩,浙江海寧人。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學美國、英國,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員之一。徐志摩的詩、散文以及藝術(shù)觀,受英國浪漫主義影響較深,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與音律 和諧。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D.“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首詩的作者是匈牙利十九世紀資產(chǎn)階級革命詩人裴多菲。其代表作有《民族之歌》、《自由頌》。
6.下面是對有關(guān)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的分析,選出分析錯誤的一項 ( )
A.那樂聲雖早已在耳邊消失,卻仍長久地留在我的心上。(比喻)
B.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嘯著干燥的風,在低壓的暗云下唱著單調(diào)的東流的水,在憂郁的森林里有無數(shù)埋藏的年代。(排比、擬人)
C.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當土地召喚我去收割的時候/一條被太陽翻曬過的河流在我身軀上流淌。(比擬)
D.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比喻)
閱讀《再別康橋》中的3節(jié),完成7--8題。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酌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7.選出解說錯誤的一項 ( )
A.“夕陽下的新娘”,是說夕陽照射下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嫵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艷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倒映在水中的金柳,隨波光一起蕩漾,顯得更加美艷,作者對如此美景,永遠記在心上。
C.“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是說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搖,仿佛是在向詩人招手示意。
D.“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是說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草相雜在一起,沉淀在潭水的深處,就如同彩虹似的夢一般。
8.下面是對有關(guān)詞語的分析,選出錯誤的二項 ( )
A.作者用“新娘”來比喻“金柳”,顯得艷麗嫵媚,表現(xiàn)了作者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B.“招搖”二字,生動地寫出了康橋?qū)υ娙藷岢罋g迎的態(tài)度。
C.詩人為承受康河清波的愛撫,情愿做一條水草,這里的“甘心”二字,寫出了詩人對康橋的永久戀情。
D.用“彩虹”來修飾“夢”,表明夢境的美好,也表明夢境的短暫虛幻。
閱讀《致大海》(節(jié)選),完成9一lO題。
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著蔚藍色的波浪
和閃耀著 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憂郁的 ,
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 ,
我最后一次在傾聽
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
9.選段中橫線處應填的詞語是 ( )
A.鼓動 壯美 泣訴 召喚 B.鼓動 嬌美 泣訴 呼喚
C.翻滾 壯美 怨訴 召喚 D.翻滾 嬌美 怨訴 呼喚
10.選出分析錯誤的一項 ( )
A.這里,詩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對話,向大海告別,大海最后一次在詩人的眼前“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如此美麗的大海,又是這般溫情脈脈。
B.在黃昏寂靜時,大海溫順、寧靜,閃耀著蔚藍色的波濤和“嬌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訴”著心頭的哀愁;波濤洶涌時,大海喧騰、激蕩,仿佛又在召喚著詩人沖破牢籠,奔向自由的遠方。
C.大海發(fā)出悲哀的喧響、召喚的喧響,像是憂郁的怨訴,又像是臨別時的呼喚,這是詩人憂郁之情的寫照。
D.節(jié)選部分從顏色、光澤、聲音三個方面寫出了大海的壯美,突現(xiàn)了大海自由奔放的個性,作者還將自己的追求愿望融入其中。
11.下面是對《錯誤》一詩中開頭一節(jié)的分析,選出錯誤的一項 ( )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A.這兩句在全詩中獨成一節(jié),具有“詩序”的作用,介紹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和故事梗概,在意旨和情調(diào)上統(tǒng)攝全詩。
B.這兩行詩,首句六個串,次句十五個字,是長句與短旬的交錯。短句寫出了“我”從容走過江南的情形,長句暗示思婦等待的悠長,
C.而“蓮花的開落”應為“開落的蓮花”,這樣安排,不僅顯得音韻諧美,而且寫出了思婦由期望之高興到失望之落寞在容顏上的表現(xiàn)和變化過程。
D.“蓮花”是江南典型物象,用它來喻人,自然形象而貼切。“開落”兩字,讓人很自然地想到思婦心情或表情由欣喜到失望的變化,與后文的“過客”和題目“錯誤”相呼應。
12.《沁園春·長沙》一詞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結(jié)尾的寓意和采用的修辭手法,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采用設問句式結(jié)尾,表現(xiàn)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難的斗爭精神。
B.采用反問句式結(jié)尾,表現(xiàn)了革命青年在大風大浪中的戰(zhàn)斗精神和毫不動搖的堅強意志。
C.采用設問句式結(jié)尾,是對“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
D.采用反問句式結(jié)尾,表現(xiàn)了革命青年敢于掀巨浪、阻飛船的英勇無畏的氣概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
13.選出都有通假字的一組 ( )
①將免者以告 ②令壯者無取老婦 ③無不鋪也 ④三月釋其政 ⑤勾踐既許之 ⑥其有敢不盡力者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14.選出下面各組多義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 ( )
輟耕之壟上 (往、到)
A. 之 子犯請擊之 (代詞,代秦軍)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助詞,的)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竟,竟然)
B. 乃 家祭無忘告乃翁 (你,你的)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于是,就)
以其無理于晉 (它,代鄭國)
C. 其 吾其還也 (還是,表商量的語氣)
失其所與,不知(自己,自己的)
以其無理于晉 (因為)
D.以 闕秦以利晉 (來)
以亂易整,不武 (因此)
15.選出下面加點詞注釋正確的一組 ( )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增加) ②闕秦以利晉(侵損,削減)
③又欲肆其西封(放縱) ④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了解)
⑤寡人請更(請允許我) ⑥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從屬二主)
⑦今越國亦節(jié)矣,請報之(節(jié)約) ⑧果行,國人皆勸(勸勉,鼓勵)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⑧ C.②④⑤⑥⑧ D.①②⑥⑦⑧
16.選出下列加點字詞類活用分類正確的一組 ( )
①越國以鄙遠 ②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 ③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④既東封鄭 ⑤又郊敗之 ⑥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 ⑦必廟禮之
A.①④/②③⑥/⑤⑦ B.①④/⑥/②③/⑤⑦
C.①④⑤/⑥/②③/⑦ D.①④/②/③⑥/⑤⑦
1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 ( )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 ②唯君左右之 ③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④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 ⑤生丈夫,二壺酒,一犬 ⑥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下衣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②④
18.下面譯文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進不用命,退則無恥。 譯: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就無羞恥之心。
B.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譯:誰有恩惠像這個國君呀,可以不為他效死嗎?
C.生三人,公與之母。 譯:生三胞胎的,由公家提供乳母。
D.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譯: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閱讀以下文言文段,完成19—-24題。
李廣退匈奴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指皇帝寵幸的大監(jiān))從廣勒習(約束并訓練)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shù)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日:“是必射雕者也。”廣乃遂從百轉(zhuǎn)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shù)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日:“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日:“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日:“皆下馬解鞍!”其騎日:“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日:“彼虜以我為走,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于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余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廣既退匈奴騎,平旦,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史記·李將軍列傳》)
19.選出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
A.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跟隨)
B.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追蹤,這里指接應)
C.三人還射,傷中貴人(同“環(huán)”,環(huán)繞)
D.李廣上馬……而復還至其騎中(返回)
20.選出對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
A.皆驚,上山陳(同“陣”,布陣) B.未到匈奴陳二里所(同“陣”,陣地)
C.大軍不知廣所之(組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 D.未到匈奴陳二里所(處所,所在)
21.下邊加點的詞語意義是否相同?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 )
①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 ②平旦,乃歸其大軍 ③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 ④彼虜以我為走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22.選出對“之”字分類正確的一項 ( )
①已縛之上馬 ②廣之百騎皆大恐 ③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
④胡兵終怪之 ⑤(以為漢軍)欲夜取之 ⑥大軍不知所之
A .①③/②⑤/④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②/⑥
23.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貴人將騎數(shù)十縱——中貴人帶著幾十個騎兵,任戰(zhàn)馬盡情地奔跑
B.三人亡馬,步行——那三個人丟失了馬,只好徒步趕路
C.廣令其騎張左右翼——李廣讓他的騎兵向左右兩翼散開
D.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敵人多,離我們又近,倘若出現(xiàn)險情,怎么辦
24.這段文章表現(xiàn)了李廣的一個突出特點是 ( )
A.料事如神 B.英勇機智 C.勇猛過人 D.處事謹慎
25.下面是對《我愛這土地》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nbsp; ( )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問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A.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jīng)歷的坎坷、悲酸和執(zhí)著的愛。
B.關(guān)于“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一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指喻體“鳥” 而不是指人自己。
26.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nbsp; ( )
纖 夫
廖公弦
一個個埋頭拉纖,
一個個躬著背拉船,
能拉走一天天,
能拉去一年年,
這幾十條繩索,
曾拉著中國的時間。
我們向纖夫們致敬,
愛他們勤勞勇敢,
晨把太陽拉出,
夜把新月拉彎,
但是,別再勞駕纖夫,
去拉歷史的航船。
A.這首詩的寫作目的是通過纖夫的形象歌頌中國勞動人民任勞任怨、勤勞勇敢的精神。
B.纖夫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化身,詩人借纖夫的形象對中國歷史作了深刻的反思。
C.詩中運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這些修辭方法的運用使詩的主題得到了更好的體現(xiàn)。
D.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變革社會、加快歷史前進步伐的愿望。
讀毛澤東的《菩薩蠻·黃鶴樓》(1927年春)完成27--28題。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7.下面是對這首詞的解說,選出解說錯誤的一項 ( )
A.“九派”,水的支流叫派,相傳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九個支派。“中國”,就是國中。
B.“沉沉”,亦作“沈沈”,深遠貌。“一線”指橫在眼前的長江。“穿南北”即橫穿南北。
C.“莽蒼蒼”,迷茫的樣子。“龜蛇鎖大江”,是說龜山和蛇山夾江對峙,約制著翻滾的江流。
D.“酹”,用酒祭地。“把酒酹滔滔”是說把滔滔江水當酒,來祭奠大地。
28.下面是對這首詞的賞析,選出分析錯誤的一項 ( )
A.一個“鎖”字,連結(jié)兩山大江,不但形象地描繪了龜蛇夾峙的形勢,而且暗寫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一段江景。
B.一個“逐”字,不但生動地寫出了浪花的滾滾催進,而且隱喻洶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還寫出了作者高昂的革命激情。
C.詞的上片寫景:登樓縱目,茫茫沉沉,莽莽蒼蒼,自遠而近,宏偉壯闊。下片言情:倚危把酒,懷古恩今,由境及心,豪放深沉。
D.此詞寫黃鶴樓不落前人窠臼,完全擺脫了晴川閣、鸚鵡洲這些已被說濫了的景物,開首就從小處著筆,驚濤駭浪,泱泱大觀;隨后又作具體描繪,煙雨江山莽莽勝境。繼而引用神話傳說,最后抒發(fā)登臨感受。
閱讀徐志摩的《黃鸝》(1931年),完成29---30題。
一掠顏色飛上了樹。
“看,一只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
艷異照亮了濃密——
象是春先,火焰,象是熱情。
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
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
(選自《猛虎集》)
29.下面是對這首詩的分析,選出錯誤的一項 ( )
A.“一掠顏色飛上了樹”,以“一掠顏色”指代疾飛而來的黃鸝,寫出了色彩,更寫出了動感。
B.“翹著尾尖,它不作聲”,這一句只寫黃鸝翹著尾尖,又不作聲,這是以瞬間之形畫其瞬間之靜。
C.“有人說”一句,只用“看,一只黃鸝”,即鮮活地點染出黃鸝來時所激起的驚慌忙亂之情。
D.第一節(jié)最后兩句,漸由實而虛,傾訴著由眼前黃鸝所激蕩起的歡欣、愉悅和希冀。
30.下面是對這首詩的分析,選出分析錯誤的一項 ( )
A.詩的第一節(jié)寫黃鸝飛來,極為生動地寫出了黃鸝疾飛而來默立于樹的神采,并表現(xiàn)了詩人久蟄性靈的瞬間解脫的歡樂。
B.最后復疊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與前一節(jié)結(jié)句詞語相同而情懷迥異。前面一句是寫充實感,而這一句卻是寫幻想。
C.這首詩寫的是黃鸝,匆匆飛來又飛走的黃鸝是詩人眼前所見,而希望和失望交織的情懷卻是詩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詩所表現(xiàn)的就是對沖破牢籠、高飛遠走,尋找自由輕快生涯的渴求,但詩人流露出來的更為持久的還是痛苦。
高一語文單元(一)測試參考答案
L.D解析:A mán埋怨 B zhǎo爪牙 C 慰藉jiè
2. D解析:A 廖廓 改弦更張 B 喧賓奪主 C 察言觀色
3. B解析:③漫道真如鐵:漫,不要 ④百舸:舸,大船⑤激揚文字:激揚,激濁揚清
4.D解析:D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5.B解析:拜倫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6.A解析:A項里無比喻
7.D
8.D解析:“短暫虛幻”從詩中看不出來。
9.D
10.C解析:不只是憂郁,同時也是詩人對于大海所召喚的自由之神的一種向往。
11.B解析:1.從句式上看,一般說來,短句式比較容易表達作品中人物那種急切情狀,而長句式節(jié)奏緩慢,比較容易抒發(fā)那種閑適或幽怨的感情。“我們江南走過”,相對于后面的一句,顯然是短句,它不能表現(xiàn)作品中人物的“從容”,只是說是匆匆。
2.仔細品味句中深層的含義;“我打江南走過,那等……”,這里的“走過”看似輕松,實際是行色匆匆,而且對照后一句就顯得“走過”的沉重。
12.C
13.B解析:①免通“娩” ②取通“娶” ③鋪通“哺” ④政通“征” ⑤其通“豈”
14.C解析:A臣之壯也,之,取獨。 B乃去:乃,才。 D以亂易整,不武:以,用。
15.B解析:③肆,延伸、擴張 ④知,掌管 ⑦節(jié),克制。
16.A
17.C
古:武將 使喚安排
①爪牙 ②占:
今:壞人的幫兇 今:表方位
古:原野 古:男子
③中原 ⑤丈夫
今: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今:女子的配偶
18.A A譯: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卻沒有羞恥之心。
19.C解析:還,轉(zhuǎn)身,掉頭。
20.D解析:二里所,所,同“許”,表約數(shù)。
21.C解析:①②相同,于是。③④相同,以…為,認為…是。
22.D解析:①③④⑤均為代詞。②助詞,的。⑥動詞,到。
23.B解析:三人亡馬,那三人都沒有馬。
24.B射殺和生擒射雕人,射殺白馬將,疑兵退胡,表現(xiàn)其不但英勇而且機智。
25.D解析:D項中說“我”不指喻體“鳥”而不是指人自己,錯!艾青在詩里通過喻體“一只鳥”的形象描寫,表現(xiàn)了自己。我們從那只鳥對土地執(zhí)著的愛,可以感受到詩人執(zhí)著的愛,因此鳥的形象與詩人形象是合二為一的。
26.A解析:寫作目的并不在于A,而在于D,它表達了對纖夫的同情,通過對纖夫的同情,表達對變革社會、加快歷史前進步伐的愿望。
27.D解析:“把酒酹滔滔”,是說持酒對著滔滔江水。
28.D解析:把“小處”改為“大處”。
29.C解析:驚慌忙亂→驚喜雀躍
30.B解析:幻想→失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