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員必讀】態度、習慣、方法決定成績
瀏覽:15619
發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網
2009-10-03-16:33
本文導讀:孩子原來在小學時成績尚可,但讀初中后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雖盡心地教育,但是效果不大。作為家長,我應該怎么辦呢?造成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可以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學習態度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魯迅先生在學習上倡導“不怕慢,不怕落后,不怕失敗”的“三不怕”精神,這種精神應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化和社會要求三位一體形成合力達成。培養這種精神的教育方法是,要激發學生內在成長的欲望,在充分鼓勵點滴進步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家長要細微地關注學生學習態度上的微小進步,如能自覺地安排學習時間,作業能按時完成,練習卷能書寫整潔等,家長要充分鼓勵,及時表揚。考試后要與孩子談心,共同分析原因。當孩子有了進步,家長應啟發其設定新的學習目標,奪取新的成功。 二、好的學習習慣助人成功,壞的習慣使人受挫。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學生在中小學學習期間,不僅僅要學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學習習慣分兩類: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所謂思維習慣,指學習的目標、動機、愛好、毅力、信心等;而行為習慣則指學習過程中一些具體的行為,如具有主動安排學習計劃的習慣,認真復習、預習、總結、歸納知識的習慣,閱讀習慣,書寫表達習慣,按時完成各種作業的習慣等。很多學生天資并不很聰明,但他們的學習習慣好,以勤補拙,也能獲得優異成績。家長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時,可以從小處抓起,如是否有健康的作息時間,是否抓緊時間認真完成作業,是否有閱讀課外書的習慣等。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可以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時整理生活、學習用具,惜時守信,不迷戀電子游戲等。 三、學習方法永遠是最重要的。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中小學各學科中都有學習規范與方法方面的要求,科學地掌握了這些方法就能有效地學習。如學習數學無非就是掌握數學概念的內涵,嚴密的邏輯推理,準確熟練的運算等。數學的知識與技能具有嚴格的結構體系,因此只要掌握體系,并掌握各知識之間的相互轉化技能和方法,就可以不費力地學好數學。隨著時代發展,學習的方法在不斷改進。如在信息化時代,掌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應用信息的方法顯得更為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