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數學就是學習解題
我們知道,學習數學需要通過復習來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有的同學簡單地把復習理解為做大量的題目,也有的同學認為復習就是記憶、背誦課本中的有關概念、定理、公式等。可見,許多同學對復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沒有真正認識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在復習方法上沒有和其他學科區別開來。數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習數學就是學習解題。搞題海戰術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對的,但離開解題來學習數學同樣也是錯誤的。其中的關鍵在于對待題目的態度和處理解題的方式上。
首先是精選題目,做到少而精。只有解決質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絕大多數的同學還沒有辨別、分析題目好壞的能力,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來選擇復習的練習題,以了解高考題的形式、難度
其次是分析題目。解答任何一個數學題目之前,都要先進行分析。相對于比較難的題目,分析更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解決數學問題實際上就是在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待求結論中架起聯系的橋梁,也就是在分析題目中已知與待求之間差異的基礎上,化歸和消除這些差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反映出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理解程度和數學方法的靈活應用能力。例如,許多三角方面的題目都是把角、函數名、結構形式統一后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選擇怎樣的三角公式也是成敗的關鍵。
最后是題目總結。解題不是目的,我們是通過解題來檢驗我們的學習效果,發現學習中的不足的,以便改進和提高。因此,解題后的總結至關重要,這正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對于一道完成的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總結:
1、知識方面,題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
2、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題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
3、能把解題過程概括、歸納成幾個步驟(比如用數學歸納法證明題目就有很明顯的三個步驟)。不能歸納出題目的類型,進而掌握這類題目的解題通法(我們反對老師把現成的題目類型給學生,讓學生拿著題目套類型,但我們鼓勵學生自己總結、歸納題目類型)。
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數學歸納法和數形結合法等常用的數學技能和方法;分析法、綜合法、歸納法、演繹法和反證法等常用的邏輯推理方法;函數與方程、變換與轉化、分類與歸納、數形的結合與分離、定常與變化的對立與統一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都屬于數學的“通法”,常常用來檢測考生將知識遷移至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體現高考“以能力立意”的意圖。
考綱指出,運算能力是思維能力和運算技能的結合,運算包括對數字的計算、估值和近似的計算,對式子的組合變形與分解變形,對幾何圖形各幾何量的計算求解等等。運算能力包括分析運算條件、探究運算方向、選擇運算公式、確定運算程序等一系列過程中的思維能力,也包括在實施運算過程中遇到障礙而調整運算的能力。
這一變化顯示,對考生運算能力的考查并未降低,并對探究運算方向、選擇運算公式、確定運算程序等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備考教師宜加強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訓練。 |